巴黎奥运会的碧波尚未完全平息,中国跳水 “双子星” 全红婵与陈芋汐的较量已在 2025 年的赛场上掀起新的波澜。当全红婵因伤病暂别国际赛场时,陈芋汐正以绝对统治力捍卫着 “梦之队” 的荣耀,而 15 岁新秀谢佩铃的横空出世,更让洛杉矶奥运周期的金牌归属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东京奥运会上,14 岁的全红婵以三跳满分的惊世表现打破世界纪录夺冠,陈芋汐以 40.8 分的差距摘银。这场 “天才少女” 与 “技术标杆” 的碰撞,成为跳水史上的经典。巴黎奥运会周期,两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2023 年福冈世锦赛陈芋汐实现三连冠,2024 年多哈世锦赛全红婵强势复仇。最终在巴黎奥运决赛中,全红婵以 425.60 分卫冕,陈芋汐以 4.9 分之差再次屈居亚军。这场对决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展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 全红婵用 “水花消失术 2.0” 延续传奇,陈芋汐则通过心理重塑完成自我超越。
进入新奥运周期,两人的竞技状态呈现戏剧性反转。2025 年跳水世界杯加拿大站,陈芋汐在第四跳 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中以 92.40 分的完美表现逆转夺冠,而全红婵因体重增加 1.8kg 导致空中转速下降,该动作仅得 64.35 分。这一差距折射出两人不同的备战策略:陈芋汐通过每日称重 10 次将体重控制在 42.5kg,精修 207C 动作至完成分 9.5 分;全红婵则在广东省队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重点调整 207C 入水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在双人项目中依然保持着 “断层式优势”。巴黎奥运会双人 10 米台决赛,她们以 359.10 分领先亚军近 50 分,实现奥运七连冠。这种 “场上对手、场下战友” 的关系,成为中国跳水队精神传承的缩影。
当全红婵因腰伤缺席 2025 年新加坡世锦赛时,15 岁的谢佩铃成为最大变量。这位来自广东的小将在 2025 年全国冠军赛中三跳击败奥运冠军,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动作完成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技术特点与全红婵高度相似 —— 空中姿态标准、转体动作干净利落,但在压水花细节上更胜一筹。教练组评价她 “像块海绵,吸收新技术特别快”,并将其列为洛杉矶奥运周期重点培养对象。
新加坡世锦赛将是谢佩铃的国际首秀。她不仅要与陈芋汐搭档出战双人项目,更将在单人项目中直面陈芋汐的技术碾压。若能在混合团体赛中顶住压力,她极有可能复制全红婵 2019 年横空出世的奇迹。
面对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跳水队正加速推进新老交替。除谢佩铃外,男子 10 米台 14 岁小将赵仁杰、女子 3 米板 20 岁陈佳等新秀已进入国家队核心阵容。这种 “以赛代练” 的策略在 2025 年世界杯总决赛中初见成效:程子龙 / 朱子锋男双 10 米台夺冠,陈佳实现三米板 “三连冠”。
技术层面,国际泳联 2025 年技术报告显示,陈芋汐的 207C 动作完成分已达 9.5 分,而全红婵通过调整 6243D(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入水角度,仍能维持 90% 成功率。这种 “精密制导” 与 “负重飞行” 的技术博弈,将成为未来四年竞争的核心焦点。
从东京到巴黎,从巴黎到洛杉矶,中国跳水的故事始终围绕着传承与突破展开。当全红婵在训练馆挥洒汗水,当陈芋汐在跳台上校准每一度角度,当谢佩铃在泳池边观摩前辈录像,碧波之上的每一朵水花,都在书写着属于中国跳水的传奇。这场跨越奥运周期的较量,最终的胜者或许不是某个人,而leyu·乐鱼网页登录是中国跳水永不止息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