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旁遮普邦的比亚斯村,一位裹着标志性蓝色头巾的老人曾让世界见证了人类运动极限的奇迹。他是福贾・辛格(Fauja Singh),这位 114 岁的英籍印度裔跑者,用 30 年时间书写了从 “病弱老者” 到 “马拉松传奇” 的逆袭史诗。
童年时期的辛格因双腿发育不良被村民嘲笑为 “丹达”(意为 “棍子”),5 岁才勉强学会走路。青年时代的他虽热爱跑步,却因生活压力放弃。直到 83 岁时,妻子与次子的相继离世让他陷入崩溃。为了对抗悲痛,他重新穿上跑鞋,在伦敦街头开始了改变命运的晨跑。
2000 年,89 岁的辛格在伦敦马拉松一鸣惊人。他以 6 小时 54 分冲线的成绩震惊世界,从此开启了 “越老越快” 的传奇旅程。2011 年,他迎来职业生涯巅峰:在多伦多田径赛上,这位 100 岁的老人一天内横扫 100 米到 5000 米共 8 个项目的 95 岁以上年龄组世界纪录,三天后更以 8 小时 25 分 16 秒完成多伦多湖滨马拉松,成为首位跑完全马的百岁老人。
尽管因出生证明缺失未获吉尼斯认证,但他的成就早已超越证书的意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两次写信祝贺他的百岁与 105 岁生日,2015 年更授予他大不列颠帝国勋章。2012 年伦敦奥运会,他作为火炬手点燃了奥林匹克公园的主火炬,用颤抖的双手传递着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的信念。
辛格的跑步生涯始终伴随着争议。2011 年马拉松冲线时,两名工作人员的搀扶引发 “成绩是否有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官方网站效” 的质疑;印度政府拒绝出具出生证明,导致他的年龄真实性存疑。面对舆论风波,辛格在 2016 年接受采访时淡然回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开的,没什么秘密。” 他的前教练哈曼德・辛格透露,老人从未因争议停止训练,每天清晨 5 点准时出现在公园,风雨无阻。
这种豁达源于他对跑步的纯粹热爱。“跑步给了我新的人生焦点,让生活变得值得。” 辛格在自传中写道。即使在 103 岁完成香港马拉松后,他仍坚持每周三次 10 公里慢跑,笑称自己 “还能追上公交车”。
2025 年 7 月 13 日下午 3 点 30 分,比亚斯村的宁静被刺耳的刹车声打破。辛格在住所外散步时,被一辆疾驰的不明车辆撞倒。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但因颅内出血和多处骨折,老人在当晚 8 点永远闭上了眼睛。当地警方已立案调查,呼吁目击者提供线索。
消息传出后,全球跑圈陷入哀悼。印度旁遮普邦地方长官在社交媒体发文:“辛格用脚步丈量了生命的宽度,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旁遮普人。”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表示:“他证明了年龄只是数字,运动精神可以跨越时空。” 伦敦马拉松组委会宣布将设立 “福贾・辛格纪念奖”,表彰为跑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长者。
辛格的离世让人们重新思考运动与衰老的关系。他的医生曾惊叹:“他的心肺功能相当于 60 岁的健康男性。” 秘诀或许藏在他的日常习惯中:饮食以素食为主,每餐必吃生姜和蜂蜜;坚持冷水浴,认为 “这能唤醒身体”;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常说 “跑步时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 20 岁”。
在伦敦锡克社区的追悼会上,数百名跑者佩戴蓝色头巾慢跑致哀。一位年轻跑者含泪说:“他让我明白,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辛格的儿子哈宾德・辛格透露,父亲的最后愿望是将骨灰撒在恒河中,“他说过,河流会带着他继续奔跑。”
这位用 30 年奔跑改写生命轨迹的老人,最终在跑道之外的小径上停下了脚步。但他留下的,是超越体育的精神遗产 —— 当岁月的皱纹爬上脸庞,当命运的风暴摧毁港湾,总有人选择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可能。福贾・辛格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终点,永远不在前方的跑道上,而在停止奔跑的那一刻。